您现在的位置是:见解 >>正文

比特币被误环保先锋一个解的

见解8644人已围观

简介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挖矿消耗大量能源时,我也是持怀疑态度的。但作为一名在环保投资领域摸爬滚打了近20年的老兵,我决定亲自深入了解这个行业。没想到,这次调查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。被偏见蒙蔽的23万亿市场记得去年参加华尔街一个ESG投资论坛时,当谈到比特币这个话题,几乎所有人都露出不屑的表情。一位基金经理甚至直接说:"那个耗电怪兽?我们永远不会考虑。"但有趣的是,当我问他们依据是什么时,大多数人... ...

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挖矿消耗大量能源时,我也是持怀疑态度的。但作为一名在环保投资领域摸爬滚打了近20年的老兵,我决定亲自深入了解这个行业。没想到,这次调查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。

被偏见蒙蔽的23万亿市场

记得去年参加华尔街一个ESG投资论坛时,当谈到比特币这个话题,几乎所有人都露出不屑的表情。一位基金经理甚至直接说:"那个耗电怪兽?我们永远不会考虑。"但有趣的是,当我问他们依据是什么时,大多数人都语塞了。

这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,人人都说次贷证券很安全,但鲜有人真正去研究底层资产。如今对比特币的偏见,似乎如出一辙。

数据会说话:比特币的环保真相

深入调查后,我发现剑桥大学的研究模型存在严重缺陷——它完全忽略了占全网28%的离网矿场。这就好比统计汽车排放量,却故意忽略所有电动车一样荒唐。

真实的数字令人惊讶:比特币网络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比例超过50%,远高于全球任何其他行业。更神奇的是,在过去4年算力增长400%的情况下,整体碳排放居然没有增加!这简直打破了传统行业的增长规律。

比特币的环保超能力

最让我兴奋的是比特币在甲烷减排方面的潜力。去年在墨西哥考察时,我看到一个露天垃圾场冒着黑烟,当地居民因此饱受呼吸道疾病困扰。突然意识到,这里正需要比特币挖矿这种解决方案。

想象一下:如果把比特币矿机安置在这些垃圾填埋场,不仅能消除甲烷排放,还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。这比那些华而不实的环保提案实在多了。

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发现

计算表明,只要在35个中型垃圾填埋场部署比特币矿机,整个比特币网络就能实现负碳排放。这个数字让我震惊——没有哪个传统行业能做到这一点。

而且经济效益显著:我们只需要4.21亿美元投资,就能让比特币成为全球首个"负碳"产业。相比之下,特斯拉去年在环保技术上就投入了20亿美元。

超越环保的社会价值

在海地的一个垃圾场,我遇到一位叫Changlair的拾荒者。他12岁就开始在这里工作,每天赚3美元,全家住在垃圾堆旁。比特币挖矿项目可以改变这些人的生活——不仅能净化环境,还能提供体面的工作。

这让我意识到,比特币的ESG价值远不止于环境保护。它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将经济效益、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完美结合。

作为一名资深投资人,我见过200多种所谓的"绿色科技",但比特币是最令我震撼的一个。它用最务实的方式,解决了最棘手的环境问题。现在,是时候让ESG投资界摘下有色眼镜,正视这个"数字黄金"的环保奇迹了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抓住八月牛市机遇!新手也能轻松赚取7000+美金的秘诀

    见解

    大家注意了!在这个炎热的八月,MGBX给加密市场的新人们准备了一份超值大礼包。说真的,我从业这么多年,很少见到这么丰厚的迎新活动。记得去年某平台搞类似活动时,我的朋友小张就错过了报名时间,结果懊悔了大半年。新手福利大放送作为行业观察者,我必须说这次MGBX的力度确实够大。只要你是新注册用户,完成几个简单的操作步骤:比如实名认证、充值和交易这些常规动作,就能解锁多重奖励。最吸引人的是那个7,710 ... ...

    见解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Blur突然暴涨背后的秘密:Blast究竟是什么?

    见解

    最近Blur这个代币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,让不少投资者都看傻了眼。我今早打开行情软件一看,好家伙,Blur不仅在币安上线了现货交易,价格更是蹭蹭往上涨。仔细一打听才知道,原来这一切都和Blur创始人搞的新项目Blast有关。Blast:一个能生利息的L2网络作为一个经常关注区块链动态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Blast这个项目确实有点意思。它可不是普通的L2网络,简单来说就是个自带"利息账户"的以太坊二层解... ...

    见解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11.23大饼盈利捷报:今早多单完美止盈,晚间还有机会

    见解

    今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行情,果然不出所料,昨天埋伏的多单已经稳稳地落在了目标点位。看着账户里新增的数字,不禁感叹:这市场真是给力!不过话说回来,这样的机会转瞬即逝,就像昨天那位犹豫不决的学员,一犹豫就错过了这波30%的收益。晚间行情前瞻:这些信号你一定要看看着盘面上那些熟悉的K线形态,我仿佛又回到了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。记得那时候,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懂技术指标,在行情大涨前夕选择了割肉离场... ...

    见解

    阅读更多